手寫文章・幾何木條 育合春教育基金會 2024 台南偏鄉兒童寫作頒獎典禮紀實
育合春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 2024 年台南兒童寫作活動,在 2024 年 12 月 14 日, 於麻豆「吉園休閒農場」舉辦了頒獎活動,台南偏鄉熱情的校長、老師、家長與學生 將近 100 人與會,將會場擠得滿滿的,外面縱然冷風颼颼,裡面卻是熱情溫暖,活動 結束後,基金會還準備了不同風味的窯烤麵包,讓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與嘉賓們帶著 暖心的祝福及獎金歸程。
王淑英董事長與二哥王人哲親自出席與會,席間並邀請多年來一直擔任評審的 張良澤老師勉勵學童們親炙鄉土、手寫文章的可貴。在頒獎活動後,基金會還邀請了 積木藝術家吳寬瀛老師在現場帶領得獎學生玩積木,看似平凡無奇的小木條,原來也 可以搭建出萬千世界。底下是張老師與吳老師兩位分享的精華:
用手寫下真摯情感,傳承世代家寶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習慣於鍵盤敲擊、手機滑動,是否還記得用筆尖在 紙上留下溫度?知名文學家張良澤老師在 2024 台南偏鄉兒童寫作的頒獎典禮中,以 「手作的溫度」破題,呼籲大家重拾手寫的珍貴,用文字記錄下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演講開場,張老師以一個簡單卻發人深省的問題與在場的小朋友們互動:「你 們喜歡機器做的麵包,還是手工做的麵包?」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手工的!」 張老師接著說道,手工麵包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蘊含著製作者的用心與溫度。同 樣地,在大量使用電腦和手機的現代,手寫的文章更顯得珍貴。
手寫的溫度,情感的傳遞
「現在用機器打字的文章隨處可見,但手寫的 文章卻鳳毛麟角。」張老師感嘆地說,手寫的文章就 像手工麵包一樣,充滿了獨特的溫度和情感。他鼓勵 大家珍惜自己手寫的作品,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傳承 給下一代的家寶。
張老師強調,手寫不僅僅是文字的記錄,更是情感的傳遞。他認為,用手寫下的 文字,更能真實地反映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即使文章的遣詞用句不夠華麗,甚至出現 錯別字,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就是一篇好文章。
「不要在意文章是否華麗,重要的是你是否用真誠的心去寫。」張老師鼓勵孩子, 用手寫下自己對生活的感觸,對事物的看法,甚至是對親人的思念。這些文字,在未 來的某一天,都將成為珍貴的回憶。他並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感嘆歲月流逝。張 老師表示,自己已年過八旬,希望能將文學的種子傳承下去。他呼籲大家踴躍參與手 寫活動,用文字記錄下這個時代的印記:「我希望能多看到大家手寫的作品,這不僅 是對文學的傳承,也是對文化的傳承。」
接著,吳老師在簡報中展示了多件令人驚嘆的小 木條積木作品,包括精巧的建築模型、複雜的幾何圖形以及充滿創意的抽象雕塑。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吳老師的心血和智慧,充分 展現了小木條積木的獨特魅力。除了作品展示,吳老師還分享了他的創作心得。 他強調,積木創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藝,更需要耐心、細心和對空間的敏銳感 知。他鼓勵觀眾在積木創作中不斷嘗試、不斷探索,從中發現屬於自己的創意 和樂趣。
隨後,吳老師帶領了獲獎學生,移動到另一個空間,現場練習積木創作的 技巧和方法。吳老師非常細心與耐心地與孩童們互動,現場氣氛輕鬆愉快,陪 伴的家長們亦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打破了過去對積木的認識與想像,啟發了他 們對空間幾何的興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