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合春兒童生活寫作集結出版與新書發表會/郭明旭
生活寫作獎學金是育合春基金會一項鼓勵少年兒童觀察家鄉與生態環境的工作。基金會於雲林北港地區成立蔡秀琴老師紀念獎學金,於嘉義朴子地區成立蔡明殿老師紀念獎學金,他們一位是教育家,另一位是作家,是這項工作推動的重要榜樣。生活寫作獎學金設立期待故鄉變成文字進入學校,耕耘六年獲得地方學校師生的支持而成就了這次兩本作品集,204篇文章來自雲林北港鎮、水林鄉、四湖鄉、口湖鄉及嘉義縣朴子市、太保市、六腳鄉等鄉鎮國小和國中學生。
2020年12月20日,基金會在嘉義縣新港國小寶壇館舉辦發表會,邀請過去六年投稿生活寫作的學生,與他們的家人與師長齊聚一堂,分享更多彼此的生活與社區的進展。我們回顧與感謝水林鄉鄉公所江光輝課長,在活動的第一年,他熱心的引薦學校校長及老師,使得參與生活寫作的作品一年比一年踴躍,累積了豐盛的成果。林享玉老師、吳信宏老師,與台灣文學館張信吉副研究員協助閱讀作品,以及張良澤教授手寫賞析。基金會安排學生與張老師的手稿展出,文字線條牽起台灣文學前輩與後起寫字的手,是生活的一道軌跡。
張老師分享兒時寫作遭遇的第一個困難是語言變成文字。他將阿嬤台語說的七爺八爺守信的故事變成文字,找不到字寫出台語的“高“,張老師苦思後決定用“柳”,音似且形狀也同為瘦長,寫了“矮爺與柳爺”為題的故事投稿。這次看到有一篇文章,小作家寫去雲林“七淘“,數字的七與淘氣的淘運用得相當傳神,現代學生對文字的運用更自由與創意。
育合春基金會推動生活寫作獲得張良澤老師的肯定。張良澤老師認為生活感動是一個正確的寫作方法,能將之寫下來就會是一個好作品。在文字運用方面,張老師閱讀投稿的作品認為當中偏重華麗辭藻的作品不多,肯定大部分同學的寫作體現真誠。張老師順著詞藻的主題分享他個人對真誠性的看重,經驗分享例如:練習盡量不用形容詞,多使用句號寫作,多找機會用手寫字。
生活寫作,寫的是自己生活的感動,並且將感動與其他人產生共鳴。張良澤老師的建議讓生活寫作的精神可以更具體化地執行。形容詞就像生活的味精或香料一樣,只需要放一點足夠一日的芬芳。其次,不要模仿流行文章的長句,長句是刻意對閱讀者形成單方的壓力。生活寫作重視呼吸,逗號的停頓是為了讓讀者休息,一到兩個逗號後就要將句子完結。最後,生活寫作是手的思考,以筆寫出的風景與腦部的風景是互相邀請、對話,合作,刺激的夥伴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