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台灣-沖繩對話VI:從慰靈碑看軍民間的差序格局
分享人:蔡志杰
筆記分享:袁志君
第六次對話有沖繩的慰靈碑、回溯太平洋戰爭的沖繩陸地戰,與戰爭記憶的影響。這一次的對話出現台灣-日本朋友對戰爭記念的不同認知,雙方創造出一種混亂,但藉此釐清彼此觀點。例如台灣方面提出問題:1. 在沖繩島上的慰靈碑,同時慰藉日本軍人(殖民者軍隊)與無辜死亡的沖繩人(被殖民者)靈魂,有無可能是對當地沖繩人的集體傷害?2. 以日本軍人為主中心的慰靈碑,是否成為軍國主義的政治工具?3. 以日軍沖繩戰中戰敗自裁首領為高位的慰靈碑「黎明之塔」,底部舊軍事壕溝則是紀念沖繩學生的「沖繩師範健兒之塔」,是否強調日本vs沖繩,領袖vs平民的社會位階與權力的差距?蔡志杰引用資料提到:“戰後,當地人開始收集死難者的駭骨,在摩文仁之丘建立戰歿者墓苑。後來各都道府縣圍著摩文仁之丘建立軍人慰靈碑。在代表每一個縣的紀念碑中,只有2座提到了沖繩當地居民的犧牲。”
日本朋友Hideko就他理解的沖繩朋友想法表示,對於沖繩人蒐集所有人者的埋骨,與其後建立慰靈碑一事未表示是對沖繩的二度傷害,他聽到更多是關於慰靈碑於反戰爭、追求和平的記憶。但對於台灣解讀慰靈碑一事提出的問題,日本朋友認為他們自己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分享者提到現代化殖民國家對於被殖民者的矛盾關係,造成沖繩陸地戰的大量傷亡原因之一。戰爭中,沖繩人被日本統治者視為潛藏的敵人(可能轉向效忠美國的背叛者),當日軍頹勢顯現,沖繩人被強迫地集體自裁,這段歷史與慰安婦議題是日本政治上不能被廣泛討論的禁忌。沖繩平和祈念紀念館中有一個防空洞蠟像的陳列,展示戰爭當下沖繩人在防空洞避難兼之有軍人帶著軍槍次刀看守著,保護同時防備的矛盾關係詮釋沖繩民眾與日本軍人的關係。Hideko提到從友人處得到的另一個觀點是威嚇不讓小孩啼哭而遭致地點暴露;其他關於沖繩戰是政治禁忌一事,Hideko更關心的是日本教育體制逐步淡化戰爭責任,改寫日本戰爭歷史。
2016年,「台灣人日本兵紀念碑」於摩文仁之丘揭碑,分享人挑戰台灣聽眾思考這一個台灣之碑,有兩任台灣總統的題字,碑文同樣無視於沖繩當地人的死難,這是不是一個問題?分享者的問題讓我延伸去思考,紀念死難士兵的原點是什麼?為了和平與反戰?為了慰靈?為了台-日外交關係強化(借由戰爭歷史記憶)?我們可以審視的是戰爭軍人傷亡的社會討論,身體經常被國家用來具象化愛國主義,我們的緬懷甚少透國政府形成訴求國際和平訴求,或組織集體行動幫助其他國家的戰爭受害者;或許這才是一個社會在慰靈中該做的思考。
分享者的提問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或者他的問題也是答案:慰靈碑,紀念各國戰亡士兵與沖繩平民,是世界上最無偏見、最人文主義的戰爭紀念物?! 亦或是成為被政治使用,把平和精神變成美-日軍事同盟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