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

好好學挖地 深深挖下去 好讓根群能紮實 ~楊逵1982.10.18 贈言於王淑英董事長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育合春全球化講座6:全球化的變遷-淺談青年打工度假的浪漫想像

    育合春全球化系列講座已進到今年最後一場,從之前幾場探討難民潮的歷史及理解身為難民的困境,再延伸看到從東南亞移動到台灣的移工處境,然而這場要來探究台灣青年勞工遠赴海外打工現況。
    據外交部統計,自2004年與紐西蘭、澳洲簽署青年度假打工計畫生效以來,已有超過20萬青年遠赴海外打工,主因多為國外的薪資多於本國。而這情況不僅是發生在台灣,整個亞洲包含韓國、中國、日本的青年都在移動。在這全球化經濟鏈下不斷的複製剝削、惡劣的勞動環境、低薪、階級、甚至於黑工的產生。
    此場邀請了二位都曾遠赴海外打工經驗,一位是三年前到澳洲打工的宛淨老師,一位是約十年前到紐西蘭打工的美詩園長,透過這樣的反差帶大家一同來對照這十年來青年打工的制度及樣貌,從經驗與大家分享踏出台灣以外工作經驗與當地的勞動環境真實問題!

時間:2018年6月24日(日),下午14:00-16:00
主持人:郭明旭理事(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
講師:鄭宛淨老師(平等非營利幼兒園/2年前到澳洲打工遊學)
梁美詩園長(鳳山非營利幼兒園/10年前到紐西蘭打工遊學)
語言:中文
地點:(參與活動方式有兩種)
(1) 前往幸福.童愛館(高雄市前鎮區同安路120號)
(2) 視訊講座:本活動將透過Zoom全程進行互動。報名視訊連線的朋友,待收到主辦單位寄發連線網址,請事先下載Zoom程式(不需申請帳號),外接耳機與麥克風。

報名方式:
線上:https://goo.gl/7uGJ7P
電話:06-2902031
e-mail:hospfoundation@gmail.com

活動流程:
13:50-14:00 報到
14:00-14:10 主持人引言
14:10-15:30 主題分享
15:30-16:00 討論與回應

活動策劃:袁志君、買寶玉
連絡方式:hospfoundation@gmail.com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育合春全球化講座5:人權或反壓迫~省思難民移動的困境與機會

    全球化講座第一場捷克達瑞介紹希臘Lesvos小島與難民的地理連結,第二場邀請剛果朋友馬坦談難民身份認同,第三場學者沙林談歐洲中心主義形成與危機,第四場法國行動藝術者Siana分享歐洲青年回應難民需求,台灣李麗華分享外籍漁工歷程。第五場,我們希望跟大家討論田野中的人權與反壓迫,我們用什麼語言與第三世界人民運動對話。
    我們的幾場講座重新解讀“難民危機”,從生態政治的觀點,第三世界人民的角度,我們討論危機的論述來自於政策的失靈,而政策的失靈與政治的意識形態密不可分。第五場講座由袁志君為大家分享他在人道援助系統的田野經驗。他在三個田野:二手衣店、難民廁所,與難民抗議現場,遇到3次跟人權價值對話的瓶頸,於是他想要實驗是否反壓迫的行動方法有助於區別政治與政策,是否有助於提升難民在人權問題上平等對話的地位。

這一場分享偏重田野的事件,歡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提供批判與對話。

時間:2018年6月8日,晚上7:00- 9:30 (台灣時間)
主持人:王淑英博士 (育合春基金會董事長)
分享者:袁志君
語言:中文
地點:(參與活動方式有兩種)
(1) 前往百達文教中心,台南市東區勝利路85號
(2) 視訊會議連結:連結顯示於完成報名後,主辦單位亦會另外郵件/簡訊通知

報名方式:
電話:06-2902031
線上:https://goo.gl/hCFu6C

活動流程:
7:00-7:20 線上活動與ZOOM使用說明,認識講師
7:20-7:40 主持人引言
7:40-8:50 主題分享
8:50-9:30 討論與回應

活動策劃:袁志君、買寶玉
連絡方式:hospfoundation@gmail.com





*活動報名請填寫以下表格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育合春全球化講座4:難民肖像畫及及台灣海上勞動者文化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統計,因為渡河而死亡,2000年至2017年期間估計約3萬7千人因渡河而喪生,然而真正死亡的數字可能遠超過這個統計。
    法國一名藝術家-Siana,深入到希臘的難民營,去理解每一個難民家庭的生命故事,並用他的專長,將每個難民肖畫刻劃在船的木板,並進行追蹤每戶家庭的動態及移動的狀況。
    回到台灣自身,常見許多東南亞的人民為了生存移動到台灣工作,當台灣缺乏底層的勞動者,便由他們來補足了最辛苦、最勞力的缺口。不對等的規範綁住了人身自由,層層的剝削問題不斷,仲介的制度如同賣身契,然而這些問題卻是每天不停地發生。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的秘書長李麗華,協助外籍漁工成立全台第一家「以外籍漁工為主體」的勞工工會,並協助外籍漁工理解台灣的法律,並免於被無止盡的剝削。麗華秘書長分享過,外籍漁工來台工作前都必須繳交高額仲介費、手續費、訓練費等,以致他們上船工作後一年左右領到的工資大概都只有新台幣2,000-8,000元。即使如此,他們也必須默默接受,因為無法作三年契約,提早回國,加上違約金等,便要背下更龐大的債務。
    當人被逼生活/生存必須移動的同時,所遭遇的情況往往是歧視、剝削、甚至賭上性命。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然而不理解同時自我也選擇閉上眼睛不想不看。期許透過這次的講座,透過講師們親身經驗,帶我們看見被迫成為難民的生命故事,及來台工作的辛苦的勞動者真實面臨的問題。

時間:2018年5月26日(六),上午9:00-16:00
主持人:王淑英博士(育合春基金會董事長)、郭明旭理事(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
講師:Siana(法國藝術家)、李麗華秘書長(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
翻譯:林深靖老師(新國際)
語言:法語,搭配中文翻譯
地點:(參與活動方式有兩種)
(1) 前往幸福.童愛館(高雄市前鎮區同安路120號)
(2) 視訊講座:本活動將透過Zoom全程進行互動。報名視訊連線的朋友,待收到主辦單位寄發連線網址,請事先下載Zoom程式(不需申請帳號),外接耳機與麥克風。

報名方式:
線上:https://goo.gl/j7e3TH
電話:06-2902031
e-mail:hospfoundation@gmail.com


活動流程: 
8:50-9:00 報到 
9:00-12:00 難民肖像畫/Siana(法國藝術家) 
12:00-13:00 午餐 
13:00-16:00 台灣海上勞動者文化/李麗華秘書長(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




下次活動預告:
6/08(五)Pikpa Community Project省思難民議題 (視訊/英、中)
6月 全球化的台灣青年勞工:了解打工度假文化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育合春全球化講座3:定位歐洲難民危機

    全球化系列講座進行到第三場,此場次將探討歐洲面臨的是難民危機,歐洲中心主義危機,還是歐洲共同體的危機。前面的講座介紹了希臘Lesvos小島,小島的難民營,將難民孤立與罪犯化的現象。

    西方政策強勢地削弱戰爭與環境難民入境,於全球化人民移動的此刻鞏固白人中心主義,例如歐洲國家面臨右派/極右派政治勢力的擴張,將拒斥難民問題當成選舉操作;但歐洲確實又需要有外來移民來充實廉價勞動市場,再加上歐洲標榜的人道主義/人權價值,歐洲不可能全面阻止難民申請。於是,歐洲無法處理的許多矛盾,最終形成歐洲政治必須監禁/孤立難民的身體。

    這次的講座我們將邀請獨立研究者Salim與我們討論西方國家在定位難民危機的幾種論述。Salim來自阿富汗,定居加拿大,遊走歐洲做獨立研究,他的興趣是研究難民運動在歐洲的成長,難民與歐洲社群的影響與學習。

時間:2018年5月11日,晚上7:00- 9:30 (台灣時間)/ 1:00-3:30 (希臘時間)
主持人:王淑英博士 (育合春基金會董事長)
講師:Salim(獨立研究者,來自阿富汗,研究難民運動在歐洲的成長)
翻譯:袁志君(育合春基金會董事)
語言:英語,搭配中文翻譯
地點:(參與活動方式有兩種)
    (1) 前往百達文教中心,台南市東區勝利路85號
    (2) 視訊講座:本活動將透過Zoom全程進行互動。報名視訊連線的朋友,待收到主辦單位寄發連線網址,請事先下載Zoom程式(不需申請帳號),外接耳機與麥克風。



活動流程:
7:00-7:20 線上活動與ZOOM使用說明,認識講師
7:20-7:40 主持人引言
7:40-8:50 主題分享
8:50-9:30 討論與回應

活動策劃:袁志君、買寶玉
連絡方式:hospfoundation@gmail.com


活動報名:
   線上:https://goo.gl/UAQeUH
   電話:06-2902031
   e-mail:hospfoundation@gmail.com


---------------------------------------------------------------------------------------------------------
下次活動預告:

5/26(六)難民肖像畫(視訊/法、中)
          台灣海上的勞動者文化(視訊/中)
6/08(五)Pikpa Community Project省思難民議題 (視訊/英、中)

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海默爾的藝術紀錄片/文/李少文

 海默爾藝術紀錄片/李少文(國中美術老師)

        201841日這天,我參加了於嘉義舉辦的藝術紀錄片影展活動,觀賞了兩部『喀什海默爾(Manfred Kirchheimer)大師專題』的紀錄片---「藝戰無止境(Art Is...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及「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塗鴉牆(Spraymasters)」,深深感受到導演海默爾對於藝術的熱情、深入研究的獨到觀點及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用心。

        「藝戰無止境(Art Is...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主要是拍攝3位當代的版畫家(Sigmund AbelesAnn ChernowPaul Marcus)和一位印刷家(James Reed)的創作及印製版畫過程。影片的結構繁複細緻,不斷的互文穿插對照。內容包括了4位藝術家一次詳細的版畫製作過程紀錄、創作理念的說明、直到最後作品的完成誕生;更進一步的,海默爾訪談了4位藝術家們對於版畫的想法,和他們喜愛的一些版畫大師---包括了哥雅、林布蘭、杜米埃等古典藝術大師。

        說到版畫,它其實是一門製程複雜的藝術,因為它除了一般繪畫中,藝術家對於圖像的想法構圖創作,更重要的,是製版過程的多道手續,及藝術家印刷油墨時的不斷嘗試及細微修改。在影片中,導演透過將此過程鉅細斐遺的呈現出來,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版畫創作的步步為營,更能了解到在製作過程中,藝術家一步一步的深思熟慮。然而,在這個製作過程中,藝術家到底在思考甚麼呢?是畫面的明暗、線條嗎?還有甚麼其他嗎?

        讓我們從另一層面來看,也由於版畫本身的可印刷複製性,版畫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斷帶有圖像宣傳的功能,獨特具備了強烈的社會性(像是報紙、傳單…)。導演透過穿插4位藝術家的訪談,讓我們強烈感受到他們對於「版畫」這層歷史脈絡的了解及傳承。導演並慧眼獨具的,透過訪問他們各自喜愛的版畫大師,在影片中挑選穿插了許多藝術大師的獨特版畫作品,讓我們一步步看清了版畫這個媒材,從古到今扮演的更深一層的啟蒙角色,以及強烈的社會思考性格。就連林布蘭這樣的油畫大師,在靠委託油畫大作謀生之暇,仍私自印製了許多的版畫作品,表達自己對於貧民百姓的關懷,甚至因此遭人非議,而慘淡晚年。

        看著導演細心記錄下製版過程中,藝術家一層層的深入思考及一步步製版印刷的細膩用心,到4位版畫家作品最後的誕生,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藝術家們對於社會關懷想法的努力堅持,以及透過藝術表達、追求更好世界的革命熱情。而「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塗鴉牆(Spraymasters)」這部片,也讓我同樣感受到了導演對於藝術的強烈探問及熱情。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塗鴉牆(Spraymasters)」這部片,也同樣記載了四位前塗鴉藝術家ZephyrLeeQuiñonesLady PinkFutura 2000,他們從70年代,就用打游擊戰的方式,在半夜偷偷闖入紐約地鐵廠,一面用偷來的噴漆,塗鴉一節節的地鐵車廂內外,一面躲避警察的追捕,興奮等待第二天一大早,看著自己的名字標誌,行駛在紐約的高架天空。導演也同樣透過4位藝術家鮮活的訪談,穿插著當年地鐵的歷史影片,讓我們仿彿可以親見當年那個生猛的過程,看到塗鴉藝術剛發起時的那種原生性格力量,以及70年代那時令人嚮往,漸漸風起雲湧的次文化、嬉皮、反戰、性別等自由思潮。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那些原本只是自發想表現、嶄露自己,比賽誰的名字能被看見的年輕人,進一步開始思考,他們的列車塗鴉,在被紐約民眾看到的同時,這樣的公共空間場域,能含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及關懷。如同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是塗鴉轉變成一門藝術的過程!」

        跟著訪談的推進,我們也繼續看到了隨著進入了現今社會,塗鴉的「藝術」也越來越普及,成為了一種代表次文化的象徵符號,甚至變成了商品。塗鴉藝術家設計配色的聯名籃球鞋,也成了當年那些打游擊塗鴉青年的收入來源,或者販賣自己的塗鴉畫作來賺錢。在現今資本主義的社會,塗鴉失去了原有的戰鬥力及啟蒙意識,而只是具有特色的美麗商品;伴隨著影片中行駛過的一台台整齊現代灰色地鐵,塗鴉也變成只有在某塊「特別開放」的牆面進行,讓人不禁思考我們現在的社會,到底是更自由還是受到了更多的無形控制。

        導演透過詳實的記載,讓我們深入的了解到了塗鴉這個藝術進展的過程,也看到它作為藝術的一種力量及殞落,因為4位受訪者的親身參與,以及他們清楚的思考反思,讓我們看見社會演變的背景歷程,也看到了導演視野的高度。很珍貴的,4位受訪者中有一位是女性,讓影片中溫柔納入了性別的觀點,但我個人覺得也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導演沒有訪問到另一派----完全不願被資本主義收編的塗鴉藝術家,讓影片更能明指這層立場。然而,這兩部影片,都還是讓我深受感動震撼,因為導演深入細膩的思考探查,讓我看到了其對於藝術及社會關懷的強烈熱情,以及藝術所具有的強大社會批判力量。

        雖然這幾部片是如此的小眾及非主流,但有人默默努力的做著紀錄,仍然希望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有機會可以看到這樣的珍貴影片。也希望大家有空可以共同去支持具有社會關懷的嘉義藝術紀錄片影展,就如同策展人黃明川所講的「沒有一種藝術是脫離社會的!」。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育合春全球化講座-全球化的移民:我從剛果來

育合春全球化第一場講座,提出歐洲地理政治、歐盟難民政策與執行的檢討。藉由希臘小島Lesvos一個官方難民營Moria道出人道主義與國家利益考驗歐盟與歐洲各國的政治,並以致於西方人權價值的失敗。…【欲了解第一次講座,參閱活動紀錄,http://hospfund.blogspot.tw/2018/03/1-moria-37.html
第二場講座(4/27 星期五),育合春將邀請離開非洲到希臘Lesvos小島的馬坦先生擔任講師。馬坦先生來自剛果,我們希望透過馬坦先生的眼睛來認識他,還有他對移動人生的哲學。這一場講座,我們將想像以人為主體的全球化現象:我們透過認識馬坦,自己與馬坦先生建立關係,之後我們回到自己的角色去思考人民角度的移民政策,從我們的教育、社會,或新聞媒體工作者...角色。
之後五月份的講座,我們將邀請歐洲民間組織與個人與大家對談他們的觀點。邀請有興趣的您一同加入這次的活動,此系列講座,將可透過線上視訊,欲使用視訊者填寫報名資訊後,將由本會的工作同仁說明使用的方式(非常簡易,快速上手-zoom視訊)。

時間:2018年4月27日(五)晚上7:00- 9:30 (台灣時間)/ 1:00-3:30 (希臘時間)
主持人:王淑英博士 (育合春基金會董事長)
講師:Pikpa Community (Pikpa)的志工與來自剛果的難民
語言:英語或法語,搭配中文翻譯
地點:(參與活動方式有兩種)
(1) 前往百達文教中心,台南市東區勝利路85號
(2) 視訊講座:本活動將透過Zoom全程進行互動。報名視訊連線的朋友,待收到主辦單位寄發連線網址,請事先下載Zoom程式(不需申請帳號),外接耳機與麥克風。
活動流程:
7:00-7:20 線上活動與ZOOM使用說明,認識講師
7:20-7:40 主持人引言
7:40-8:50 主題分享
8:50-9:30 討論與回應
活動策劃:袁志君、買寶玉

活動報名:
電 話 :06-2902031
e-mail :hospfoundation@gmail.com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活動紀錄] 全球化現象講座:移動的人民 講座1:歐洲難民集中營 Moria 37


全球化現象講座:移動的人民 歐洲難民集中營 Moria 37
活動紀錄

日期/2018.3.23(五)晚上7:00-9:30
地點/台南市東區仁東街252樓之2

主講人:DarekCPT工作者,捷克人)
主持人:王淑英
翻譯者:藍美雅

活動紀錄:
    育合春3月全球化講座,CPT朋友Darek Firla利用歐洲地圖方式帶大家先了解,為何希臘這個小島會擠入這麼多難民,其地理位置靠近土耳其約五公里的距離,所以許多敘利亞、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因戰亂被逼移動的難民就會移動到土耳其,再渡海到Lesvos小島。這個小島有8萬人,其中難民就約8,000人,佔了全島總人數10分之1
        從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發現Lesvos小島遠離希臘本土,而希臘又是歐洲申根區唯一在東邊的門戶。許多難民申請依親到西歐、北歐國家,全部被阻擋在希臘與土耳其。希臘成為歐洲共同體的犧牲者,而難民成為歐洲人權價值的裝飾。
歐盟提供經費在小島上設置難民營,由希臘軍隊管理,該難民營稱作為Moria Camp,原本只有2000人的空間[有些資料指3000],卻擁入近6000人,設備完全無法應付龐大的人潮,加上小島氣候屬冬冷夏熱,最熱高達45C,最冷可降至零下5C;難民住在擁擠的帳篷度日等待,申請難民身份到接到結果是1-2年的時間。曾經20177Moria Camp 難民組織一場和平抗議,為此希望聯合國、歐盟,與希臘政府能看見居住的問題,然而活動後警方侵入難民營施加暴力,不分男女老少或懷孕婦女,最後任意逮捕35名非洲人,刻意針對的是皮膚顏色。這群人長達8個月拘禁後,將於今年4月面臨司法審判。
    剛提到Moria Camp除了環境惡劣外,生活在裡頭的高壓力,也讓這個難民營自殺率非常高。有一個家庭通過了庇護申請,但是成員中的一個孩子剛滿18歲,因年齡超過歐洲法定未成年定義,他的申請被拒絕;他上個禮拜(三月中)爬上了高壓電電塔觸電結束生命,雖然被救回但面對身體燒傷的長期治療。在Moria Camp裡頭這樣的事發生頻率很高。
    面對這麼大群的難民入侵小島,對於當地的居民是衝擊很大的議題。當難民付了歐元搭乘橡皮艇離開土耳其,一個浪就會翻的船又如何能讓難民越過5公里抵達希臘的Lesvos小島?!另一面向,希臘小島的漁夫是最先遇到難民的一群,過去他們是捕魚,但現在是打撈死傷的難民。許多漁夫自發性協助難民登岸,但是面對龐大的數量與死傷,他們面對衝擊與創傷在難民議題中常被忽略。
    歐洲地理的政治,歐洲共同體的神話,歐洲人權價值誕生了像Moria難民集中營怪物。育合春基金會未來一系列的講座希望能觸及在人權與政治掩蓋之下人民生活圈的不同樣貌,最後希望能用台灣社會文化經驗的角度思考全球化人民移動做為結束。
    未來的四場講座將邀請在Lesvos小島,Pikpa Community (Pikpa)的志工與居民,這個由希臘在地人與國際志工建立的開放式難民生活社區,跟台灣的觀眾見面分享。

背景簡介:
地理位置簡介-
Lesvos Island(列斯伏斯島,亦有寫成Lesbos)距離土耳其僅五公里,是希臘第三大島也是觀光勝利,當地有八萬多人,而這幾年湧入許多難民,最高峰時曾超過二萬人。由希臘政府成立的Moria Camp目前收容約六千名難民,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及一些非洲國家的難民,主要是因為戰亂而從土耳其進入島嶼。
組織簡介-
Christian Peacemaker Teams (CPT)為北美成立的反戰和平工作組織,目前在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巴勒斯坦、哥倫比亞、加拿大原住民保留地,與希臘 Lesvos Island設有工作隊 據點。CPT Lesvos方案開始於2015年,目前主要工作為對歐洲難民政策的觀察工作。

活動後分享與回饋:
袁志君/FB/2018.3.1
A camp with high fences where the White Men Politicians and their institutions are preventing the people of colors from being seen.
The fence only prevents the West from witnessing the courage and generosity that the people share with the West. It is a pity to give up the chance to meet the heart of gentleness.
Not too long ago, the system of garbage cleaning was not functioned in this official camp run by EU and United Nations. A group of self-organized African men walked out of the fence to clean the environment for everyone; their service did not create the separation among people. Today, I met another group of African men. They voluntarily clean the restrooms.
Everyday, small things are done in the refugee society. They will not be written into the book of human rights. But I remember them. I hope we will remember the people in our neighborhood or find a chance to know the people of colors and different social class in the countries.
 
(photo: Moria camp Lesvos, Greece)
一個有高度圍欄的營地,白人政客和他們的難民制度正在阻止世界看見不同膚色的人。
但是這個圍牆只會使西方無法親眼目睹人民的勇氣和慷慨,很可惜西方放棄的是認識有溫柔心腸的非西方人。
不久前,在歐盟管理的這個正式營地中,清理垃圾的系統沒有發揮作用。一群自我組織的非洲男子走出圍欄,為每個人清潔環境。他們提供的服務並不會造成人們之間的分隔。今天,我又遇到了另一群非洲男人,他們自願幫大家清理廁所。
在難民生活的社群中,每天都有一些生活的小事成功地被完成。這些小事不會被寫入人權書,但我記得他們。希望我們找到一個機會瞭解身邊不同膚色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
(照片: moria營地lesvos, 希臘/圖片取自袁志君FB)

藍美雅/2018.3.20
由於對國際議題常是遇到了才會去找資料,坦白說自己還不是太進入狀況,幸好今天有先進行暖身會議,有了比較清楚的輪廓。建議大家可以先看一下群組及基金會網站提供的資訊,而我也會努力趕上進度的,謝謝大家給我機會練習。

袁志君/FB/2018.3.23
我這個禮拜開始新追蹤8Moria案件,星期三陪著6個小時法院觀察,除了原先Moria 35,現在要加8。我跟CPT團隊開始構思行動如何對抗"危害公共安全"的論述。

王淑英/line/2018.3.24
昨晚基金會及Nafia剛辦完第一場全球化與希臘難民營之視訊論壇會議,效果比我期待的更好。主要是有第一現場的工作者,來自捷克籍在希臘小島Levos Island的志工Darek以及台灣的袁志君的presentation
事先的準備,加上關心人權的夥伴在台灣的南北角落努力參與整個兩小時的會議。這是個起步,感覺到實實在在做國際人權訊息接軌工作的激勵。台灣青年可以透過現代科技與龐大數目,正在水深火熱的中東,非洲難民生活做對話,是學習也是重新省思我們的世界觀。錯過此次的,別忘了427日第二場,請記在你的行事曆上。

袁志君/FB/2018.3.24
第一場講座結束,謝謝大家支持Darek第一次的嘗試。我們這兩個禮拜超忙。上禮拜完成歐洲年會,我們出車禍,拜訪家庭。接著有人發現難民失蹤,結果是警察,再來無預警的開庭,去法院做觀察跟支持。謝謝大家的提問,很直接重點的問題。Darek事後分享他的感覺很好。

買寶玉/2018.3.24
辦了這麼多場的活動,第一次嘗試視訊的開會,很幸運第一次連線很順利。然而會這麼掛著心,與淑英老師、志君姐在討論的過程中,才知道在當地隨時都會發生狀況,可能會斷線或者臨時要處理難民的問題…等,許多不確定因素也增添風險性。
這幾天也密集的觀看有關難民的議題,聽著淑英老師與志君姐的對話開啟對難民的初步認識,還有許多背景的知識仍不足,就像拼圖一樣,這次的講座將所知的新聞訊息慢慢連結一塊。
我很喜歡志君姐FB的一張照片,Moria難民營有一堵高的鐵絲圍牆,就像監獄一般失去自由,而難民踏上移動的人生,要面對的卻是整個世界的政策圍堵了一絲絲生存之路。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全球化現象講座:移動的人民-講座1:歐洲難民集中營Moria 37

 育合春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關心全球化中的人文環境變遷,投入勞工運動,勞動與性別議題,在地文化與教育。我們期待以議題講座的方式啓動共同學習,發展不同階級與文化的對談,從我們各自的草根觀點出發解構全球化下的政治,並建構人民合作面對全球變動的可能性。

    第一場講座 Moria 37 歐盟集中營。發生在一個希臘小島難民營的和平抗議活動,隔天引發了值法人員闖入難民營的暴動;他們入侵正在吃早餐的難民住所,任意逮捕了37人向政府交差,巧合的是這37名難民全部是黑人,來自非洲。Christian Peacemaker Teams 將以Moria37這個事件,開啓本次講座- 由第三世界人民主導的全球化運動。本次講座我們將對第三世界人民的移動樣貌,歐盟(國家)的政策回應,難民營制度與概念,人權與人道價值的危機,建立基本的認識與互相討論。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育合春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
日期: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晚上7:00- 9:30
主持人:王淑英博士 (育合春基金會董事長)
講師:Darek Firla與 Runbir Mohammed等
                 (Christian Peacemaker Teams 希臘Lesvos小島團隊)
語言:英語搭配中文翻譯
地點:
     (1) 育合春基金會,台南市東區仁東街25號2樓之2
     (2) 視訊講座:本活動將透過Zoom全程進行互動。


報名方式:請電話、mail洽詢或線上報名,聯絡人:買小姐
     >電話:06-2902031
     >E-mail:hospfoundation@gmail.com
     >線上報名:https://goo.gl/HcFYPM    
       
 


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2016 南方影展- 育合春人權關懷獎

王淑英董事長與黃惠偵導演合影
@2016南方影展頒獎典禮,Nov.9,2016.
育合春教育基金會2016年七部【人權關懷獎】的作品:        

《暗河》本部動畫片畫風不走華麗的風格,而以樸實、粗曠的線條及色塊,且運用較暗色系畫面來鋪陳,呈現汙染的嚴重性,也反射著一股悠悠的惆悵,具有獨特反空氣汙染的作品。故事從一個發生職災的父親,因家庭陷入困境,小孩擔心家裡僅剩的小豬被殺,想偷偷把小豬藏起,卻被小豬脫逃,藉著小孩尋找脫逃小豬,來串連整個聚落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工廠之間的相關故事。

《安琪兒》這部劇情片很巧妙地將兩個個體生命的偶遇、洗衣店的衣物,以及延伸的記憶和社會運動串聯在一起。影片主題設定在一個老舊社區的安琪兒洗衣店,兩位年輕人相遇體現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藉由未取走衣服追蹤過往的生命故事,最後出於彼此的善意和愛,觸動不同背景想法,並譜出相互理解的新希望。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記錄一群生活在泰緬邊境的緬甸政治和經濟難民,常常遭遇到泰國警方的刻意臨檢和刁難,以及當地泰國居民的歧視。一位遭受政治迫害離開緬甸的政治難民在美索市成立了一所職業訓練學校,以低廉的學費來協助移工學習電腦技能及語言課程。校長很清楚知道,正規教育無法讓流亡的難民了解自己的處境是來自於統治階級的掌控和剝削,成立這所學校的目的除了知識,技能的教育,更期待培養具有自由思想和批判思考能力來改革他們國家的人。

《亂世備忘》開始導演即以國慶煙火與催淚彈的施放交錯剪輯,借此反映著當前香港矛盾的社會現況,影片透過拍攝幾位參與在2014年雨傘運動中的青年人,來串聯這歷經七十九天的抗爭行動。影像真實地呈現出這群青年人,參與在運動當中的各種情緒與情感,他們採取自己的方式和步調經歷在其中,有些時候是同仇敵愾,有些時候有觀點、立場上的差異,如何經由彼此的對話來處理意見上的分歧,讓每一個人的我,可以成為我們,達成共識,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是民主的真切意義。

《二十二》如影像開始和結尾的喪禮,隨著時間的推進中國幸存的慰安婦也逐一老去,導演拍此部紀錄片時,中國內地還幸存的慰安婦共有22位。導演從客觀、人性的角度記錄這些慰安婦的口述歷史,經由影像看見過往的故事,對於她們帶來的傷痛和糾結,讓我們更完整地暸解二次大戰期間,日軍迫害台灣、韓國、菲律賓等國家的婦女成為性奴隸,飽受身心痛苦和折磨的人權受難史。
《悲兮魔獸》以內蒙古烏海地區為背景,影片中沒有對話,沒有旁白,卻充滿著既冷靜又寫實的影像魅力,導演透過攝影機導引出,人類為了當代工業,或更舒適的生活,不僅貪婪地對大自然無情的掠奪,也對當地牧民與其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傷害。旋轉攪動的工業機器製造滾滾的煤塵和載著煤炭盤旋來回的卡車車隊,都與翠綠的草原形成強烈的對比,夜以繼日不停勞動的工人,忍受著四處飛揚的煤煙,高溫熔爐的酷熱,以及機械運作對自身聽力、眼睛、肺部等等身體所造成的傷害。鏡頭下的工人們沉默無言,彷彿對於這樣的勞苦和傷害已習以為常,他們如此辛苦的工作,卻終其一身的困苦,當人們享受著科技所帶來的好處時,這些對環境的破壞,和工人所受的苦難,要由誰來承擔?

《我和我的T媽媽》片中導演不只突破萬難,陳述她本身十分痛苦的往事,而且透過母女的對話完整地把媽媽年輕窮困時代,家人及家族的關係深刻描繪,使影片充滿著戲劇張力與人性的愛。為了生活當女工,利用時間去學牽亡,後來嫁給一個家暴的老公,帶著小孩逃離婚姻,四處奔波等等的情況,皆是這部影片觸動人心的地方。同時,導演的母親,雖然出生於傳統勞動階層,背負著苦難,面對自己性別取向相當坦然、有尊嚴地把孩子養大,實在堅強、勇敢。當媽媽和情人們談論彼此的情慾關係時,表情、話語生動有趣,表裡一致,毫不做作,透過鏡頭讓不同世代、不同階層的同志生活與文化能以自然情境呈現,改變了主流媒體以往刻板的同志互動情境,並深化了我們的生命力。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2015蔡明殿先生朴子獎助金10月起跑


[獎助金起源]

蔡明殿先生(1945-2014)嘉義朴子人 。1971年留學美國,1993年回台定居,投入社區環境與人權推廣教育,恆久不斷。支持原住民藝術團體與社區的發展,監督河流污染及南台灣生態保護工作,推動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並開設人權課程,引領年輕人參與聯合國等國際會議。
蔡明殿先生喜愛藝術,亦撰寫隨筆散文與翻譯人權書籍,擅長以幽默諷刺寓言分享其對生活事務的觀察。
為延續蔡明殿先生對社區關懷與文學的熱愛與行動,育合春教育基金會特別設立獎助金紀念他。

[獎助金項目]

. 生活寫作獎學金:歡迎朴子地區國小四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參加,以自己生活社區中的人--物等經驗為出發點創作,形式不拘,可為散文,故事,與詩作等。

1. 寫作主題:生活經驗分享,社區文化風俗介紹,鄉土關懷,生活中人物故事描寫。
2. 寫作形式:文字創作形式不拘。
3. 評選:本會組織委員會評選作品,針對入選作品提供回饋並與創作學生交流。
4. 作業時間:收件時間1122日,頒獎時間201519日。
5. 獎金:每件獲選作品由基金會頒發獎學金2仟元,共25名。
6. 成果發表:獲選創作作品提供本會集結出版或刊登網路。
7. 注意事項:作品可為新創作或2年內舊作,若曾於其他單位或刊物發表亦請註明。老師/成人指導之作品,請註明指導者大名。

. 社區行動獎助金:歡迎朴子地區老師,社區工作者等帶領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學生組成團體參加,創造行動關懷社區多元發展,例如:生態,教育,文化,與藝術等。

1. 團體:最少一名成人帶5位以上的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
2. 計劃書:不拘內容形式呈現行動計畫供委員會評選。可以為新計畫或行動中計畫。
3. 評選:本會組織評選委員會並公告結果。
4. 作業時間:計畫收件時間1122日,頒獎時間19日。
5. 獎金:獲選行動由本會提供獎助金5萬元1組,2.5萬元2組。
6. 成果發表:(1) 團體需向社區發表成果。(2) 提供成果資料由本會集結出版或刊登網路。
7. 注意事項:(1) 獲選團體請一年內完成行動計畫的執行與辦理成果分享。(2) 育合春基金會不干預獎助金之使用,獎助金使用應經由團隊共識決定,不得用於犯罪,傷害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