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

好好學挖地 深深挖下去 好讓根群能紮實 ~楊逵1982.10.18 贈言於王淑英董事長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為壽終談琴 ( From music into Silence) /林昭慧

        離開冬天進入2020年的新年(春天),我們慎重地學習最重要的生命課題死亡:對生者的離別。covid-19的疫病席捲全球,防疫由控制的思維主導,一般個人的死別與生離經驗成為細微末節。在美國,臨終者與往生者的身體被管制,最後的送別者是死亡處理的職業人士,透過他們安排的線上科技,親友們準時上網見證。在西方的抗疫中,極致的資本主義專業分工取消了臨終者與生者的連結共同面對生命學習的文化儀式。死亡不再有生命力,正向我們揭示科技社會的疫病發展出了死亡的死亡生者的死亡。

20203黃明川導演策展第三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主題「我創造我存在」,影展中出現了一部生死學討論的影片「為壽終談琴」,正好補足科學抗疫中被忽略不提的進入死亡的精神與社會意義。水交社非營利幼兒園林昭慧園長分享波斯詩人Rumi作為紀錄片的核心,死亡與愛的親密不可分開。


引用黃明川導演策展的用心:所有無情的主義正橫掃這苦難大地,以文化藝術切入,來回應生命悲愁與社會困頓,是深擁超越思維的遠眺,而非慣性的直接碰撞。藝術紀錄影展有極限嗎?我們正叩開一扇扇通往創造未來的大門。當科技抗疫關上一扇又一扇的大門,音樂與各種形式藝術以他們的創造力留下希望,一種對生命的敬重與愛。也如同Rumi 蘆荻離根後依然以生命力傳響音樂,苦澀與甘甜同時地傳唱。


為壽終談琴 ( From music into Silence)

林昭慧

水交社非營利幼兒園園長


「為壽終談琴」紀錄片感動了我的靈魂,它生動地描繪了臨終照顧樂者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的生活和故事。

       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原擔任家族事業的家具推銷員,在一次機緣下接觸了13世紀的波斯詩人賈拉·阿登·穆罕默德·魯米(Jalālad-DīnMuhammadRūmī,或簡稱為魯米)的作品-「蘆笛之歌」而心裡深受悸動,此部紀錄片也以這首詩的詩句貫穿其中,蘆笛之歌是分離之歌,是思念之歌,是渴望之歌,是愛之歌,也是靈魂與神聖摯愛分離而感到憂傷的象徵。

聆聽蘆笛的歌聲,它在哀嘆分離之苦

自從我被從蘆葦地裏收割,我的悲歌總讓人們流淚,

我找尋因分離而心碎的人兒,因為只有他們才懂得渴望之苦,

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都在盼望回家的那一刻,

在每一次聚會,無論人們是悲是喜我總在悲傷哭泣,

每個人對樂曲的理解各不相同,但無人探尋過我內心的秘密,

我的秘密只能在我的悲傷中找到—— 眼睛和耳朵的尋找都是徒勞……

蘆笛的歌聲不是來自風,而是來自火,缺少了這火焰,人生又有何用?

這就是愛的火焰,將音樂注入蘆笛;這就是愛的酵母,讓烈酒變得甜蜜,

蘆笛的歌聲撫慰失去愛的苦痛;蘆笛的歌聲揭開遮閉心靈的面紗,

還有什麽毒藥能像它一樣苦澀?還有什麽蜜糖能像它一樣甘甜?

聆聽這蘆笛之歌

~ 魯米:蘆笛之歌 Rumi: The Song of the Reed)


當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看到了美國蒙大拿州音樂安寧的專業培訓的廣告之後,已48歲的他心裡備感交戰,心裡的悸動促使他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移居美國兩年半,也至此改變了他的生活。在過去的23年中,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擔任澳大利亞最不尋常的工作,他是唯一的一位為臨終逝者演奏豎琴的澳大利亞音樂家。他無私的音樂天賦將光明與愛帶入了最黑暗的時刻,他幫助人們死於和平,為人們提供和平與安寧的故事。

羅伯茨的旅程不止於此,他和法爾希德˙克盧傑(Farshid Akhlaghi)在拍攝期間一起前往現代的土耳其,追尋影響他深遠的伊朗詩人魯米的遺跡。在這趟拍攝旅程,被拍攝者與導演都進行了深切的精神之旅。

這部攝影作品和音樂的使用以及剪輯都非常出色。從音樂到寂靜,每天,我們都會朝著終點走近一天,無論我們是誰,也無論我們相信什麼。同時在人類已知的歷史經驗中,音樂的治愈能力一直是奇蹟的源泉,音樂是一種影響心律,呼吸質量和身體疼痛的非侵入性方法,對一個即將走入終點的人都會很榮幸能有一個像彼得·羅伯茨(Peter Roberts)這樣的人來帶領進入人生終點。

沒有留言: